我的新汉画水墨艺术
更新时间:2016-07-21 浏览次数: 1978
早在1800年前的两汉时期,文昌画盛,其中文以汉赋,字以隶书,画以像石为甚。就画而言宫廷绘画与世存,无从可考,彩绘锦画唯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残片可窥一斑,而大量出土,并留于后世的却是画像砖,画像石刻。而且所表现的题材包罗万象,上至天文星象,诸如日月交食,阳乌月蟾,牵牛、北斗、可谓星如棋布,风伯雷神,挟云携雾;下至人文地理,诸如图腾崇拜,远古神话,历史故事,均是交战,车马出行,骑射田猎,舞乐百戏,风土人情,劳动场景,成洋洋之大观,先人用无与伦比的艺术手段营造着一个集人、神、仙、怪、鬼、魔、禽、兽合一的天堂,那是汉人“谓死如生”的灵魂天堂,那是人类美好向往的精神家园,艺术巨匠们无论是凿马刻人,铭兽镂神,镌魔钳怪,皆铁画银钩,掳聘技巧,阴阳相生,委蛇又章。深沉雄大,古朴豪放的艺术风格,夸张动态;强调气势的浪漫意韵,无不张扬着大汉文化博大与雄强,楚文化的诡谪与乖张,而画像石中立体派的表现手法,比毕加索早了1800年,堪为中华民族绘画史上一座灿烂的艺术宝库,以其震古铄今的艺术成就而彪炳千秋。

青岛国际商品交易所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首批上市商品《中国龙》(作者:王阔海)

青岛国际商品交易所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首批上市商品《中国龙》(作者:王阔海)
放眼近两千年的汉画辉煌史,我们却不无遗憾地发现,自东汉佛教绘画的传人,对我国汉代以来形成的本土绘画,造成了第一次重大冲击(至唐朝为甚)。汉画中古朴浑厚、博大雄强、奔放外张的文化精神,也在唐画的雍容华贵、经典式的周密不苟中悄然遁逝。宋以后的文人画同样未能与汉画的艺术精神隔代邂逅,而是逸笔草草的文人水墨形式。直到上个世纪初,中国绘画又忙于应对西方绘画对我们的第二次冲击,沸沸扬扬一百年来到如今,已初见尘埃落定。我们到底得到了什么?又丢掉了什么?在这反思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有暇回眸远古汉画的熠熠光焰。
面对这浩若烟海、博大精深的汉画石刻艺术,面对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化艺术遗产,全国诸多学者以研究汉画为主要对象的“汉学研究”正在蓬勃发展,方兴未艾,而对于我们美术工作者,如不能将汉画艺术发扬光大,汲其精华,充分融入中国画的创新中去,亦会遗恨千古,愧对列祖列宗。我从艺凡四十年,近十年来转而研究与借鉴古汉画艺术之精华,几经周折,反复试验,将其化合为现代的笔墨构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笔墨语言样式,被中国美术界誉为“王阔海新汉画艺术”。
注:王阔海为青岛国际商品交易所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首批商品《中国龙》作者。
青岛国际商品交易所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
官网:www.qdbotar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