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青岛国际商品交易所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

客服热线:

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 聚焦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中国转型

更新时间:2016-06-27    浏览次数: 1553
      为期三天的第十届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2016夏季达沃斯论坛)于26日在天津开幕,论坛上多位专家围绕主题“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专家表示,信息、生物、材料技术等方面正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这次新的工业革命适应了中国供给侧改革的方向,中国应该充分借助这次浪潮,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
  夏季达沃斯论坛天津筹备办议题组组长、南开大学副校长佟家栋表示,传统来讲,判断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就是带来GDP的高速增长,但这个逻辑,在今天可能已被推翻了,取而代之的是便利化和成本的大幅下降。最近的一次世界金融危机到现在已有8年时间,一般来讲,金融危机后是经济衰退、产业调整,然后会有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出现,而从目前的情况看,似乎没有哪种新的产业能够把GDP迅速拉动起来。但是,在大家忙碌寻觅新增长点的同时,深刻的变化却也实实在在地发生着。
  佟家栋表示,8年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材料技术不断推进,比如微信、支付宝降低了交流和支付成本,比如跨境电商减少了贸易中间环节、增加了贸易量,再比如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减少了对不可再生原料的依赖。从拉动经济的角度看,这些深刻变化由于减少交易成本,甚至可能不同程度地降低GDP,但是从它们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化的角度看,近年来,信息、生物、材料技术等方面发生的变化绝对是一场新的革命。
  在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秉军看来,第四次工业革命最大的特点是信息化、数据化,它带来的巨变是对市场的划分。“我们过去是市场引领制造——市场需求什么就制造什么,采用大工业生产模式,可以看到一条条的生产线、一片片的机器,产品几乎千篇一律。但第四次工业革命不同,它给我们带来全新的认知就是个性化需求。”市场正在走向定制化和个性化,未来将由制造适应需求。大规模生产线可能将被“生产岛”取代,每个岛的产品则是不同的。
  张秉军表示,这一转变适应了当前中国供给侧改革的方向,符合大众消费需求。作为企业应主动适应工业革命变革要求,在个性化发展中结合自身特长进行变革。
  他建议,面对世界的经济格局不断调整,社会个体应主动适应这种变化与挑战,尤其是明确自身定位,顺应工业革命趋势而为。同时,直面挑战、抓住机遇,在变革中抢得先机。
  广汽集团董事长张房有表示,第四次工业革命无论在发生速度、涉及规模还是冲击力度上,都将远超前三次技术革命。这也意味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在带来技术进步、世界变小、人与人的关系更加微妙的同时,也将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严峻的挑战。
  “正处于转型过程中的中国,毫无疑问需要这样的工业革命、技术革命、技术成果,并充分借助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会,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他说,关键在于中国能否跟上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节奏和步伐,并通过第四次工业革命提升中国传统工业的水平、优化中国经济的结构、提高中国经济的市场竞争力,将直接决定中国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居于什么样的地位和水平,决定中国能否实现新的一轮快速增长。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下,中国经济将会迎来新的发展动能,中国经济发展也将迎来良好契机。张房有提出了三项建议:一是需要围绕《中国制造2025》做好长远规划。《中国制造2025》把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但实现智能制造是个长远过程,企业需要了解、清楚自己的目标和短板,规划好实施路线。二是做好“互联网+制造”。当前,人工智能、移动互联、3D打印等新技术持续演进,推动产品、装备、工业、服务的智能化。随着互联网在制造业各领域深入渗透,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业态、新模式密集涌现,“互联网+制造”将成为推动《中国制造2025》进程、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引擎。三是必须走创新之路。我们的技术创新、人才积累,确实还需要很长的过程,但是也要看到,我们跟对手已经越来越接近,加大产品、技术创新力度,将会助推中国制造业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