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分享“肉石”
更新时间:2016-10-25 浏览次数: 10920
肉石,顾名思义就是外观像肉的石头。系天然石种,多数属沉积岩,硅质岩或变质岩,是在地质运动过程中与其他矿物质接触色化而成。


肉石
国内出产肉石的产地不少,例如内蒙古、河北、山东、浙江、江西、广西、安徽等地。出产的肉石基本是硅质岩石,不管材质是玛瑙、碧玉,还是黄蜡石,其主要成分都是以二氧化硅为主。单从成分上考虑,大自然中能满足成为肉石的石头并不少。但是地表出产的天然肉石却少之又少,能称得上象形精品的,更是凤毛麟角。
最出名的肉石产自内蒙古阿拉善。清宫旧藏,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被称之为镇馆之宝 。东坡肉是在清朝康熙年间供入内府,此奇石是一块天然的石头,色泽纹理全是天然形成,看上去完全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块,“肉”的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肌理也相当逼真,现它与翠玉白菜、毛公鼎并称台北故宫的“镇馆三宝”。 虽说表皮经过“琥珀烫”方式的轻微染色,但也不失为国宝珍品。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其它石头难以望其项背的。
好的肉石纯天然,无任何人工切割打磨抛光痕迹。肉皮要好,表皮纹理、毛孔逼真。肉层分布合理,肥瘦比例适当,符合猪肉生理解剖特点。这样的肉石才具有极大的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