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青岛国际商品交易所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

客服热线:

潘天寿的荷花

更新时间:2016-11-09    浏览次数: 14424


     1958年6月18日潘天寿被苏联艺术科学院聘为名誉院士,7月14日作此画。《露气》构思新异,布局有出奇制胜之美。画面左上方以题识形成一长方形结构并钤以印章,使全局有起承转合的韵致。该画并未渲染露气,而用酣畅淋漓的笔墨点出了清露弥漫的气氛。题识:“昨日清晨至半山康桥乡参观早稻丰收,见村边池塘中芙蕖壮茁,如华岳峰头玉井中所植者,至为可爱。归后即写此以为纪念,但限于幅面,未能得其粗豪蓬勃之致,奈何。五八年七月十四日大暑,大颐寿者于止止堂。”“止止堂”为作者杭州住处画室之名,意在告诫自己荣誉面前须止步。




     潘天寿(1897—1971),早年名天授,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现代画家、教育家。浙江宁海人。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

     潘天寿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1923年春任教于上海民国女子工校。兼任上海美专中国画系国画习作课和理论课教师。结识吴昌硕、王一亭、黄宾虹、吴茀之、朱屺瞻,画风向吴昌硕接近,由原先的恣肆挥洒向深邃蕴藉发展。改"天授"为"天寿",后取法石涛、八大山人。他对继承和发展民族绘画充满信心与毅力。为捍卫传统绘画的独立性竭尽全力,奋斗一生,并且形成一整套中国画教学的体系,影响全国。且先不说荷花,只看这荷叶的画风,就能看出潘老先生他的艺术博采众长,尤于石涛、八大、吴昌硕诸家中用宏取精,形成个人独特风格。不仅笔墨苍古、凝炼老辣,而且大气磅礴,雄浑奇崛,具有慑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现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