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青岛国际商品交易所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

客服热线:

翰墨应催骏马图

更新时间:2016-10-27    浏览次数: 10224

          马作为有生命且人化、神化了的灵畜,又有着外在壮美的体魄、潇洒的风神,它在中国的古典文学中的意象多为积极、美好的。

         在古代冷兵器时代,战马是最重要的武器,加之又无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农耕机械,“马上得天下”是对马之于人重要性的绝妙概括。从精神层面上来分析,马被赋予神化了的意义,宝马常与神龙并提,“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道破了这天上灵物与地上宝物间内在的有机联系,此亦元人吟咏的“飞而在天则为龙,行而在地则为马”,这寄寓了古人对马的尊祟心理与壮志豪情。《西游记》中唐僧的坐骑白龙马就是龙王敖闰三太子为观音化所变化而来。《淮南子·说林训》指出:“人欲莫学御龙,而皆欲学御马”,尚本务实的中国古人在现实中耳濡目染的马身上,看到了想象世界中龙的风采。马所洋溢的类似龙那样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的阳刚之气,有效地弥补了古人对龙企盼的缺憾,马遂成了龙在现实感知领域中的替代物,而“龙马精神”就是其二者印证最恰切的写照。



   师鸿作品

         师鸿名于淼号三水,堂号"天马斋",1934年生于北京,祖籍山东文登,自幼酷爱书画,1950年曾亲受徐悲鸿先生的教诲和指点,1954年在北京师范学校学习期间又先后受业于著名画家王雪涛、孙信和谢时尼等先生,1959-196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亲受蒲松窗、李苦禅的教诲。上世纪70年代又曾受吴作人先生的传艺,长于鹰、鸡、马,尤擅画奔马。历经几十年的风雨丹青,逐渐形成以书法入笔,以情取势,大笔中书,一气成画的独特风格;作品笔墨浑厚苍劲,俊逸奔放,形神兼备。



画家师鸿

         师鸿对写意奔马的技法进行大胆的尝试、创新;将书法艺术中的提、按、转、折等笔法投入到马关键部位的线条中,运用填墨、积墨、破墨等墨法展现马的厚度与体积,并在实践中创造出一种以书法入笔、行笔为基础,墨色交融为烘托,既变化多端又有统一规律的新技法——《写马技法》。改变了前人写意马的创作过程,所做作品达到作品与题字、画面与意境、笔墨与气韵的协调与统一。其作品气势磅礴,场面宏大,力求诗、书、画的完美融合,别开生面。



青岛国际商品交易所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首批上市商品《奔马图》(作者师鸿)


         师鸿用书法的线条和力度表现马的精神和筋力,骨法用笔,笔力沉雄,知白守黑,造型删繁就简,取形写神,笔墨酣畅,元气淋漓,墨色的点染全部按照马的形体结构而施加,墨色浓淡有致;与此同时,师鸿用淋漓奔放的墨色勾勒头、颈、胸、腿等大转折部位,使浓淡干湿的变化浑然天成。马腿的直线细劲有力,有如钢刀,力透纸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线很有弹性。画面既表现马的形体,又充分体现出中国绘画传统的笔墨魅力。从整体上看,画面前大后小,透视感极强,前伸的双腿和马头有很强的冲击力,似乎要冲破画面。他以信笔写翩翩骏马,天外归来,那昂然的头颅,雄健的肌肉,刚劲的关节,健劲的四蹄,姿态威猛,气韵雄强,画尽了马的风骨,画透了马的精神。

        彩盘制作单位为景德镇红叶陶瓷厂,红叶陶瓷厂曾多次制作国宴用瓷,所做瓷盘釉面光亮可鉴,色泽洁白如玉,触手精致细滑,轻抚温润柔和,敲击清脆悦耳,音如环佩和鸣。极具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青岛国际商品交易所旨在推广文化艺术品流通,克服文化艺术品收藏难、鉴别难、交易难的障碍,推动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并通过“互联网+”平台将文化艺术品流通正规化、规范化。让中国的传统艺术平民化、国际化,是中国文化兴国方针政策的大胆尝试,相信在青岛国际商品交易所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与红叶陶瓷厂的强强联手下,必能将中国的文化输出世界,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