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气冲天喜洋洋
更新时间:2017-04-09 浏览次数: 17227
唐代诗人元稹《生春》诗:"鞭牛县门外,争土盖春蚕。"先"鞭"而后"争",是古代送冬寒迎新春风俗的组成部分。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周礼·月令》记载:"出土牛以送寒气。"后来一直保留下来,但改在春天,唐、宋两代最兴盛,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以至成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

著名画家陈醉笔下的牛,尽管形态各异,或宁立或奋蹄,或抵嬉或乳犊,或吃草或浮水,其实都是对人生勤劳朴实、任劳任怨、利满天下独特品格的写照。陈醉先生把自己比作埋头苦干的“老黄牛”,他做人从艺,靠的就是勤奋执着,不知疲累,行默默,心灼灼,不用扬鞭自奋蹄。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周礼·月令》记载:"出土牛以送寒气。"后来一直保留下来,但改在春天,唐、宋两代最兴盛,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以至成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

青岛国际商品交易所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
上市商品《牛气冲天》景德镇官窑彩盘
著名画家陈醉笔下的牛,尽管形态各异,或宁立或奋蹄,或抵嬉或乳犊,或吃草或浮水,其实都是对人生勤劳朴实、任劳任怨、利满天下独特品格的写照。陈醉先生把自己比作埋头苦干的“老黄牛”,他做人从艺,靠的就是勤奋执着,不知疲累,行默默,心灼灼,不用扬鞭自奋蹄。
